黑斑蛙是兩棲動物,既適于水的環境,又能順應陸地上的環境,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除了開發出以上的幾種養殖方式外,人們還量體裁衣地開發了其他的養殖方式。
一、庭院養蛙
就是應用鄉村房前屋后的庭院來停止蛙的養殖,在庭院里養蛙時,需求建造水泥池停止集約化養蛙。
放養密度為應依據蛙的個體大小不同而有所差異,假如個體大小在10~50克時,放養密度為200~250只/米0;假如個體大小在50~100克時,放養密度為80~150只/米。;假如個體大小在1【)0~150克時,放養密度為50~80只/米。;假如個體大小在150~200克時,放養密度為40~50只/米。;假如個體大小在200~250克時,放養密度為30~40只/米0。
養殖管理的關鍵是馴化投喂人工全價膨化顆粒飼料,采取定位、定質、定量、定時投喂技術。另外要及時排污換水,及時分池分級飼養,察看和預防病害。
二、屋頂養蛙
這是應用城鄉豐厚的混凝土構造平頂房屋的屋頂的空間,來開展蛙類養殖的一項技術,要依據屋墻的條件來建造水泥池,并停止合理規劃。
這種養殖方式的關鍵技術是要做好屋頂防滲漏工作和搭蓋防暑降溫的遮陽棚。假如是用自來水的還要建蓄水池,要保證自來水經過兩天以上的晾曬前方可運用。其他的放養密度和管理辦法同庭院養蛙類似。
分享到: